住宿蒙古包一定要知道的3件事情
作者: 發布時間: 2018-10-20 00:00:00 1138 次瀏覽
蒙古族是我國非常古老的一個少數民族,曾經一度統一全中國,將中國的領土擴到最大。因此蒙古族有很多自己的文化和一些風俗習慣,雖然發展至今很多蒙古族漢化嚴重,與漢族人無異,但依然有不少習慣被保留了下了。他們的住房“蒙古包”就是最常見和典型的文化符號。
“包”的滿語是“家”、“屋”的意思。古時候稱蒙古包為“穹廬”、“氈帳”或“氈房”等。圓柱形的蒙古包室內面積大,支撐力強,而且可以防止外來傷害。狂風吹打時,不論風卷著塵砂雜物從哪個方向來,都容易沿著圓面的切線方向掠過,一種你就是打不著我的既視感...
蒙古包為天穹式,呈圓形,木架外邊用白羊毛氈覆蓋。在草原上,大風雪中阻力小,地震中也不會變形,頂上不積雨雪,寒氣不易侵入,是非常安全的住所。蒙古包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了,真的算是游牧民族的智慧結晶。
蒙古包有大有小,大的可納20多人休息;小的也能容10幾個人。蒙古包支架是用柳條編起來的。搭好后,包內鋪上厚厚的地氈,擺上家具,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。現在還有一些家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,與時代接軌,舒適便捷。看著這么個大個子,其實是很容易搬遷和拆裝的!空氣流通,采光好,冬暖夏涼,不怕風吹雨打,真的是轉場放牧居家旅行必備良包。
1、蒙古的氈門和頂氈
在進入蒙古包的時候千萬不能踩門檻,這個禁忌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有了,也是當地的風俗。在進入蒙古包的時候要先撩氈門,之后從門檻跨過去,當地人認為門檻是住戶家的象征,踩了可汗的門檻便有辱國格,踩了平民的門檻便敗了時運。后來這種法令雖然成了形式,但門檻一事,因每個人都自覺遵守而流傳下來。只有有意跟對方挑畔、侮辱對方的人,才故意踩著人家的門檻進家。
平時為了尊重門戶,不但腳不踩門檻,手不抓門頭,連蒙古包頂氈也不能隨便觸動。在蘇尼特嘎林達爾臺吉的傳說中,就寫著"不可觸動頂氈、灶臺、有頂的帽子"等字句。
2、蒙古包的墜繩有哪些忌諱
蒙古包的墜繩的作用就是栓在天窗正中用來固定蒙古包的拉繩。如果刮起大風,就可以把拉繩一下揪出來,固定在地上栓牢。春秋季節刮起大風的時候,用力把拉繩揪住,或者固定在樁子上,可以防止蒙古包不被風刮走。蒙古人認為墜繩是保障蒙古包安寧、保存五畜福分的吉祥之物。出賣大畜的時候,要從鬃、尾、膝上拔一小撮毛拴在墜繩上,這就是要把牲畜的福留在家里。男方到女方家娶親的時候,要把哈達作為五畜的禮物,搭在對方的墜繩上。墜繩是一種家戶生存、五畜繁衍的吉祥物,所以非常珍貴,外來人不能用手去摸。
3、灶火的忌諱
蒙古人最尊重灶火,把它看得比什么都珍貴。來家作客的人,別說踩進灶火的木框里,就是木框本身也不能踩。前后出入的時候,要把袍襟撩起,生怕掃住灶火的木框。還忌諱向灶火灑水、扔臟物,磕煙袋。不能把刀子等刃具朝著灶火放置。要把剪子、切刀裝進氈口袋里,夾在蒙古包的襯氈縫里而不能亂放。